“几亿人民只能想着吃饭这点问题,我们这个民族又有什么希望呢?”
——国庆档电影《攀登者》台词
我们为什么要不遗余力的支持小微企业,帮助小微融资?
当我们从监管、银行、保险、券商,甚至是信托、基金、担保处一遍又一遍听到“支持小微”这个词时,便想讨论这样一个问题。
吴京在国庆档的新电影《攀登者》里说:“几亿人民只能想着吃饭这点问题,我们这个民族又有什么希望呢?”
这句台词如果换成“所有金融机构的钱都只流向看起来永远不会犯错的大型企业,那我们的实体经济又有什么希望?”,大概可以用作解释我们不遗余力支持小微企业、帮助小微融资的底层逻辑。
(一)
1931年,英国政治家麦克米伦第一次系统性地提出了关于小微企业融资困难的理论——「麦克米伦缺口」,即金融机构不愿意按照中小企业的融资条件对其提供资金供给,致使中小企业普遍存在融资约束和融资缺口。
自此,“小微融资困难”从现实到理论,被定义为一项世界性的、普遍性的商业难题。
随后,在将近五十年的时间里,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依托完善的工业体系、健全的金融架构,建立了一整套成熟的支持小微融资和发展的政策和工具。
正是在这个基础上,西方国家迎来了科学、技术、文化、产业的大发展,创造了一批如高通、思科、微软、英特尔、通用这样全球性的知名企业。
而这些企业在过去将近50年的时间里,掌握着世界最顶尖的技术,涉及通信、交通运输、互联网、人工智能……
正是这些顶尖技术成为他国“卡脖子”的致命一招。
2018年《科技日报》发布了中国当下面临的35项“卡脖子”技术,包括:自家的掘进机却不得不用别人的主轴承,中国半导体产业因光刻胶失色,烧不出大号靶材因此平板显示制造仰人鼻息,国产航空发动机的短舱之困……并称这只是冰山一角。
普通民众感受最深的则是,即便在国内强大如华为,其产品依然受人掣肘。
(二)
过去70年,新中国在筚路蓝缕中建立了自己的工业体系、也有了自己的金融体制。期间种种艰辛,只有一代代中国人才能体会什么叫“矢志不渝”、什么叫“波澜壮阔”。
在今天,已经渐渐强大、已经基本富裕的情况下,中国要做什么呢?
很明显的一个感受是,这两年,我们谈“支持小微”的声音多了。
大约是从2017年开始,从中央到地方政府,从银行到非银机构,从传统金融机构到新型互联网金融机构……都在不遗余力的建设支持小微融资平台、开发支持小微融资金融产品。
其中又以银行最具代表性。
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末,大型银行在总行和所有一级分行都成立了普惠金融事业部;股份制银行共设立了5147个小微支行、社区支行。传统银行不论规模大小,都对普惠金融设置了定量目标,在以往的客户范围之外做出延伸;而新型科技银行中,诸如苏宁银行成立了微商金融部,专门就金融科技、场景金融、模式创新等方面在小微融资领域应用进行深耕。
就在今年1月4日,李克强总理在赴中国银保监会和几大商业银行进行实地考察和专题部署中,再次提出要发展壮大普惠金融,以更大力度支持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
实际上,支持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就是培育中国经济的活力,关乎未来的经济实力构建。
民营企业代表着活力、创新,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主要参与者,是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绝大多数民营企业都是从小微成长起来的。
小微企业越多、越活跃、生存的越久,创新的后备军就越充足,孕育活力企业的可能就越大,中国在尖端技术领域的突破就越有希望,为掌握更多“卡脖子”技术提供更多的可能。
(三)
从1949-2019年,70年间,民营企业、小微企业随着时代的发展变迁,不断焕发生命力。
1980年底,温州街头卖纽扣的姑娘章华妹拿到了《温州市工商局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因为证号为“10101号”,经营范围为“小百货”,开业日期标注为“1979年11月30日”,这张工商营业执照也被认为是全国第一个合法个体户。
也是这一年,北京内燃机厂炊事员郭培基和妻子在北京东城开了一家餐馆,成为1978年后第一个拿到工商执照的个体餐馆。
几乎是同时,从上海南下广州的“街边仔”陈兴昌在广州也领了个体户牌照,顺利成为第一批有个体“身份”的人。
早期,中国的创业者们,在创业过程中能够寻求的帮助只有“亲友”,对于金融工具一窍不通。
即便是进入到1990年代,许多从这个时期起家的企业家,在接受我们采访时,几乎都会提到创业的第一笔资金是跟亲友“借的”。一直到2000年之后,随着国内资本市场的发展、金融政策和体制的完善,民营企业家和小微创始人们才渐渐懂得运用金融工具和产品,帮助企业更好发展。
而今天,在国家号召地方政府和金融机构全力支持小微融资的情况下,这种借力金融的意识已然渐渐深入到普通个体工商户。
苏宁银行向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案例,山东周单庄烟酒摊主老王,在地方经营烟酒小店已经15年了,很多次曾想扩大规模,但都受限于资金有限。就在这个中秋节前,老王通过苏宁银行拿到了人生的首笔贷款,最重要的是这笔贷款还没有利息。
和过去70年中国小微企业成长环境、融资环境相比,今天的中国已经形成了小微企业多元化、多层次的融资体系。
仅以银行为例,就类型而言,除了国有银行、城商行、甚至是农商行外,还出现了如苏宁银行这样专门服务小微企业的科技银行;就融资产品而言,除了传统银行的信贷产品,还出现了以苏宁银行这类新型银行为代表的基于金融科技和互联网特征,推出的一系列融资工具。
多类型的金融机构和多目标层次的金融信贷产品,不仅逐渐形成差异化的信贷覆盖,还可形成有效的供应链上下游生产引导和风险控制。
今天,以金融机构为主力,不遗余力的支持小微企业发展。未来,中国的小微企业必能摆脱掣肘,激昂腾飞。
(正文已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