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科技 > 互联网金融 > 展望2022 | 光大科技王硕:浅论金融科技五大创新热点

展望2022 | 光大科技王硕:浅论金融科技五大创新热点



时间:2022-01-29 21:09  来源:southfi财经网 www.southfi.cn 复制分享 我要评论

导读:2022年一开年,国务院就印发了《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总体方案》。中国人民银行也发布了《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2025年)》,意在推动我国金融科技从“立柱架梁”全面迈入“积厚成势”新阶段。同步,银保监会发布《关于银行业保险业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强调以数字化转型推动银行业和保险业高质量发展,构建适应现代经济发展的数字金融新格局。在新的形势下,作者认为2022年在以下五大领域有望成为创新热点,期待您的交流。

回首2021年,金融科技行业也迎来了一系列新变化。一方面,在强监管、反垄断背景下,一系列立法和政策相继出台,使得原来金融和科技相混淆的套利模式和平台垄断部分被打破,市场规则进一步厘清,科技平台回归赋能初心。另一方面,从支付扫码互通、数字货币试点、元宇宙、数字人火爆到业务加速上云,科技在助力金融业数字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永无止境。

01 合规为先,隐私计算助力数据赋能成为新热点

随着金融机构全面数字化转型的深入推进,被纳入生产要素的数据已成为新时代的“石油”,也是金融机构展业和升级的关键要素。然而,“数据采集没有底线”和“数据过度滥用”一直被社会各方诟病。202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正式实施,明确规定不得过度收集个人信息,从源头上严控各种信息滥用行为,整个市场正在朝着更加规范和安全的方向发展。9月30日,央行发布《征信业务管理办法》,要求征信公司必须公开个人信用评分算法模型,而《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也针对大数据杀熟和算法歧视等问题提出监管要求。可以预见,在严监管的态势下,过去依赖第三方数据源的粗放模式难以为继,个人信息的合规共享和使用必将对金融机构合规能力提出更高要求,也将成为金融机构市场竞争的关键一环。而“数据可用不可见”的隐私计算技术,在数据互联互通需求高涨与数据安全政策不断出台的背景下,将有望成为2022年金融科技创新的最大关注点之一。如果说2021年,被业界称为隐私计算规模化应用元年,那么2022年就将是隐私计算规模化大规模商用之年。此外,继百行征信和朴道征信后,钱塘征信个人征信牌照申请也被央行公示,大数据服务商申请个人征信牌照将是在数据应用领域今年关注的另一个热点。

02 刀刃向内,金融机构APP和系统将迎来整合重构潮

作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门户,App承载了银行等金融机构大部分产品与服务,不仅重构了银行和客户关系与交互方式,更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一家银行的产品理念、经营思路和战略布局。过去,多家金融机构开展零售线上服务,往往采用聚焦手机银行APP的主平台模式或细分场景的多APP平台模式,两种模式各有优劣,但一家银行旗下有多款APP,难免出现功能出现重复、同质化等问题。而在2021年,兴业、邮储、广发和建行都纷纷对其部分APP进行整合或下架,背后也是体现了用数量“减法”换功能“加法”的初心。在过去十年的演进发展中,从早期银行基础功能的简单聚合,到移动互联网时代多场景、多功能的叠加,再到迈向智能化、开放化、生态化,银行App的产品功能、场景生态,甚至背后的组织管理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APP的背后,是银行业全面数字化的大背景下,各业务领域流程和环节之间由于缺乏顶层设计和统一规划,不断筑起新的系统高墙,数据不通、场景不融、系统不连,如何破解内部的数字烟囱,打通数字孤岛,成为金融业数字化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如何能够刀刃向内,做到自我革命,真正以客户为中心,将是金融机构2022年甚至更长时间的一大课题。

03 支付打通,数字货币场景应用不断丰富

支付即入口,移动支付一直是金融科技的应用热点。2021年,在《非银支付机构条例(征求意见稿)》下发和反垄断监管的强势推动下,以微信支付、支付宝、银联三大巨头为标杆,平台之间在逐步开启条码互认互扫,实现互联互通。十年来,移动支付前接场景客户流量、后连授信贷款理财,是巨头们角力的残酷战场和生态根基。而随着防线的逐渐打开,以独霸支付入口流量带动金融发展的传统模式将逐渐开始洗牌,场景和活客竞争将更加激烈。支付领域的另一大看点当属数字货币。2021年央行数字货币试点在覆盖城市、应用场景和客户规模全面开花。2022年1月初,数字人民币(试点版)App正式在各大应用市场上线,京东、美团、饿了么、天猫超市、滴滴出行等49家平台,均已于1月7日接入数字人民币系统。数字人民币App甫一上线,即登顶苹果应用商店免费App排行榜,力压其后的微信、抖音等众多热门应用,高居第一名。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叠加冬奥契机,2022年数字人民币必将加快推广进度,深入更多场景,各大金融机构也要把握契机,乘势而上,不仅将推动个人金融服务向更加便利、安全的方向发展,也要积极思考是否可以支持数字人民币在产业金融等领域的创新发展。

04 嵌入产业,科技赋能生态金融将更加深入

随着规划中提出了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等要求,产业数字金融已成为国家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布局。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物联网等金融科技的深入运用,推动在线供应链金融平台得到了快速发展,已形成“金融+科技+产业”生态圈。2021年,从中央到地方政府,连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加快在线供应链金融发展步伐,而无论银行模式、平台模式还是企业主导模式,供应链金融都将在百花齐放中快速发展。未来,在国家政策支持和产业互联网浪潮的推动下,以平台为依托,以互联为基础,以场景为驱动,以金融创新为催化剂,将推动产业链上业务的深度融合,科技将对产业生产、交易、融资、流通等各个环节实现改造升级,并促进全产业链协同发展,带动产业数字金融逐渐步入黄金十年。

05 守正创新,监管科技迎来爆发潮

金融科技创新离不开监管营造规范有序的生态环境,金融科技更不是监管的“法外之地”。《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2025年)》指出:“加快监管科技的全方位应用,强化数字化监管能力建设,对金融科技创新实施穿透式监管,筑牢金融与科技的风险防火墙”,进一步明确了加快金融科技监管步伐的决心。2022年,监管机构将更多应用科技手段提升监控分析管理能力,通过加快建立金融算法模型、评估模型等相关标准,规范金融科技创新与运用。同时,业内也要关注“监管沙箱”试点步伐。2021年下半年,工行、中行等几个试点项目完成评估测试,达到“出箱”标准,此举正式标志中国金融科技“监管沙箱”在机制构建上跑完了“最后一公里”,是我国金融科技监管机制发展成熟的重要里程碑。可以说,“监管沙箱”自启动以来,从“局部试点”到“多点开花”,从“金融机构”到“科技公司”,从“支付、供应链融资”到“资本市场”,从“地方试验”到“行业实践”,从“央行”到证监会,持续扩容并不断演进,广大从业机构也要积极拥抱监管,在数字时代守正创新。

王硕:光大科技创新总监兼战略发展部总经理,CFT50青年学者

来源:华南财经网  作者: 综合 编辑:综合

免责声明:1、凡本网专稿均属于southfi财经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southfi财经网”和作者姓名。 2、本网注明“来源:×××(非southfi财经网)”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侵权本网会及时通知用户删除或强制删除相关信息。 3、southfi财经网为用户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用户据此操作,风险自担与southfi财经网无关。4、southfi财经网友情提示: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